《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 企业行善 》系列①<br> 化悲痛为慈悲为身后事尽一份力

《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 企业行善 》系列①
 化悲痛为慈悲为身后事尽一份力

“乐善公司”(Company of Good),一项属于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回馈社会的计划。它致力于推动及鼓励企业行善,推崇好人好事。乐善公司为此推出一系列专题,着重探讨本地企业的行善形式。本期邀请投资咨询主管曾威旗分享他如何“跨界行善”、在本地经营社企的挑战,以及未来计划。

投资咨询、经营餐厅、设立社会企业,甚至跨足殡葬业,这几个行业听起来毫不相干,却恰恰是曾威旗(42岁)履历上列出的专业。

身兼多职的他,为自己能够每天穿梭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乐此不疲。对他而言,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不仅是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回馈社会,最好还可产生可持续的“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让更多人从中获益。

虽说曾威旗的本行是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帮忙他们管理财富;然而,当有客户去世,他有时也得帮忙安排客户的遗产分配,提供另类的‘临终’服务,因此他对丧事向来没有特别避忌。

曾威旗希望他们所做的,能够帮忙死者和家人可以‘圆满的形式’道别。(档案照)

曾威旗的一名好友郑宇超,是本地一家殡葬业老字号的第三代传人。几年前,郑宇超接手家族生意后,一直想探讨如何为这个带有浓厚传统习俗色彩的行业注入新意,比如为殡葬业引进数码化科技和无现金付款等新兴形式。

既然好友的态度是开放的,曾威旗于是开始向他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提供相关咨询。由郑宇超设立的“安详殡葬礼仪(Solace Services)”于是逐步转型为一家社企,专门雇用教育程度不高的员工,同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收费低廉或免费后事服务。

“其实,对于殡葬业者来说,免费为有需要的人或其家属处理尸体相关事宜及办理后事并非新鲜事,只是多年来,大家都是做一件算一件,终究少了一种系统化的做法。”

曾威旗以一些咖啡店鼓励顾客“捐一杯咖啡”的行善概念为例,说明该社企的运作。

“我们的服务或许是免费的,但是有不少家属会在收到帛金后,偿还部分费用给我们。我们会把收到的这些钱存入社企的‘基金’,捐助下一个有需要的人。”

曾威旗指出,改革的过程肯定是漫长的,然而却是必须的。这两年来,两人一步一脚印,他们的理念获得不少本地善心人士的赞助与支持,让他们能继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他透露,其中有一家人原本每年都到泰国“捐棺木”,后来听说他们的社企也在做类似的善行后,改为留在本地赞助他们。

曾威旗感叹地说:“人们总是热烈地庆祝生命的诞生,却很少想到当生命来到尽头时该怎么做……希望我们所做的,能够帮忙死者留住些许‘人情味’,让他们的家人可以一种‘圆满的形式’同死者告别。”

导师在教特需者拉啤酒。 (图/受访者、乐善公司(NVPC主要项目之一))

开社企餐厅 由特需者打理

谈到他为何会有这股回馈社会的动力时,曾威旗坦承,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他的孩子是特需儿童。

和许多有特需孩子的家长一样,他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长大后能否自立更生,于是早在几年前,他便开始参与经营一家位于麦波申的社企餐厅“Iron Supper Club”。这家餐厅专门聘请有特需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曾威旗正好善用自己在投资管理方面的知识,为餐厅的经营提供相关咨询。

除了上述这家餐厅,他至今已为三个特需群体免费提供餐饮业管理的咨询,其中两家还在商讨,另一家则已开张营业。

他说:“位于丹戎巴葛路的‘The New Harbour Cafe & Pub’咖啡座兼酒吧今年3月开幕,相信是本地第一家有特需者售卖啤酒的社企餐厅。这是我们刻意要做的,一来是我们想确保特需者有工作,二来也相信他们有能力胜任较为复杂的工作,且可以做得很好。”

“The New Harbour Cafe & Pub”咖啡座兼酒吧相信是本地第一家有特需者售卖啤酒的社企餐厅。(图/受访者、乐善公司(NVPC主要项目之一))

尽管餐厅开幕后不久就遇上冠病疫情阻断措施实行,不过曾威旗透露,仍有不少顾客抱着支持的态度前来用餐,收支方面算是取得平衡。

谈到社企经营所面对的困难,他指出,在新加坡做生意原本就很难,而社企肩负了多一项“做好事”的任务,更是难上加难。根据他的观察,本地一般食客要求食物分量多、价钱便宜、还要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对于一家主要由特需者打理业务的餐厅来说,这几项要求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

曾威旗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企餐厅必须找到更具创意的卖点,吸引顾客。话说回来,虽然前方的挑战重重,可是看到特需者在过程中学习、成长,那种感觉十分美妙。对于特需者来说,他们想获得长期培训的机会,以及愿意雇用他们的雇主,难免有所局限,因此更凸显我们保留‘麦波申总店’的重要性,这家餐厅已营业了13年。”

展望未来,曾威旗希望公众能自发性地多给予社会企业支持。他建议,一般民众如果想花20元在外用餐,不妨考虑前往社企餐厅消费,因为这20元能给予特需者一个学习和工作的机会,20元能发挥的影响力变得更大了。

自掏腰包 上课学行善

原本就是凭着一股热忱,自发性地参与社企的运作,曾威旗觉得自己头几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要在接下来的行善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他在去年报名参加了由乐善公司开办的“Company of Good Fellowship”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报读课程的多数学员都是代表公司企业前去上课的,只有曾威旗和几名学员是自掏腰包参加。

“坦白说,这条路并不容易走,因为有许多善事不是一个人默默地在付出,便是相关负责人总把它当成是次要任务,对于其成果并不在意。然而,从这几个月的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宝贵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社会团体的需求,还能够认识其他同样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共识的专业人士。我们这群人有机会互相学习,建立起友谊,其中一些人尽管来自不同的公司,最后却成为行善路上的好伙伴。”

谈到自己最大的收获,曾威旗指出,课程中有个名为“同理心地图”的单元,让他有机会走入厨房,明白一名在他的社企餐厅上班、有自闭症职员的想法和感受,令他印象深刻。

他说:“上课前,我在逻辑上可以理解我的同事,但是真正的同理心,并非只讲求逻辑,而是必须带有感情的投入。在厨房里洗了好几次碗盘后,我终于明白在厨房里的工作人员,为何总是充满愤怒和不满,因为整个工作环境十分闷热、潮湿,且过程中不断有急性子的顾客提出各种要求,不断干扰你的工作,这是非常令人气馁的。”

有了这番体会,曾威旗接下来为社企餐厅进行筹划时,便能融入同理心,为职员打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认识计划

乐善公司是一项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回馈社会的计划。通过此计划,这些企业使回馈活动变得具有战略意义,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而且具有影响力。

这项属于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的主要计划,强调无论是个人、机构与领袖,皆能为新加坡打造“乐善城市”的愿景出一份力,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和谐温馨。

这项计划针对的不仅是中小企业,也包括大公司。申请者须获得公司支持,因为他们所构思的行动计划最终会在公司内落实。课程通过更系统化的方式,培养出可在公益领域做出贡献的领导和回馈社会的人才。

 “Company of Good Fellowship”课程办了三届,学员可从中学习如何加强行善的组织能力。(图/受访者、乐善公司(NVPC主要项目之一))

“Company of Good Fellowship”课程框架

课程:12课,历时5个月(5月—9月)

通过“Company of Good Fellowship”课程,为企业培养领导和企业回馈方面高潜力人才,帮助参与的公司建立起组织善行的能力。除了中小企业,大公司也能在其他有经验公司的基础上,激发出更具有影响力的商业解决方案。此外,参与的成员将能把公司系统制度化,协助公司更好地融入社区的长期需求。以下是这项课程的概要:

1) 深度分享会

  • 多变的领导能力:从“我”到“我们”
  • 行善为何重要:对商业和社区的影响
  • 创意行善:超越底线
  • 指导公司做更具战略性、更可持续和更有影响力的企业回馈:(4I框架:Investment-投资、Integration-融合、Institutionalisation——制度化、Impact——影响力)

2) 体验式学习 

  • 走访非盈利和社会企业
  • 由经验丰富的企业领袖担任导师
  • 多场对话会和跨行业的联系活动

3) 行动计划

4) 评选

5) 结业

学员收获

加强联系网:加入我们的人才联系网,与现有107名、来自各行各业学员交流,大家为行善的目标努力。



认识“行善达人”:从公共事务领导到经验丰富的实践者,你将有机会向“行善达人”讨教,学习如何应付各种挑战,通过导师制度、对话会和其他活动,与他们建立联系网。



行动计划:拟定可落实执行的方案,把握在课程出现的不同机会和伙伴,把学习到的知识落实为一项具有策略性、可持续性和影响力的行动计划。

为何参加课程?

无论你任职的公司或机构的规模是大或小,都能为改变社会出一分力,使它变得更美好。问题是,你准备好要召集你的同事一起朝目标出发了吗?

“Company of Good Fellowship”课程,为企业培养领导和企业回馈方面的高潜力人才,为想要加速改变公司企业,为回馈社会努力、对行善充满热忱的领导而推出。通过这项为期5个月的12堂课程,与有相同目标的学员互相交流,制定出最合适你所属公司和机构的行善计划,并确保其策略性、可持续性和影响力。

“Company of Good Fellowship”课程已举办三届,至今有来自79个机构和企业的107名学员完成课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通过课程,让自己所属的公司或机构,发挥正能量,回馈社会。有兴趣认识或报读这项课程吗?第四届课程已开始招生,你可上网:www.companyofgood.sg/fellowship进一步了解详情。

《 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 企业行善 》系列①<br> 化悲痛为慈悲为身后事尽一份力